“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7月8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实践团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足迹,前往文字之都——安阳,在殷墟博物馆和中国文字博物馆溯源中华文化。
“殷墟我向往已久”。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殷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实践团成员走进殷墟博物馆,于“厚重”的文化中,感知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豪感。在博物馆内,实践团成员仔细观察殷商时代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于历史的刻痕中、于岁月的变迁中,体会文化内涵。站在时间的纵轴上,观历史,“巾帼不让须眉”,妇好手执斧钺,威震四方,所向披靡;展未来,器物的演变、制度的发展、思想的进步,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殷墟博物馆中,实践团成员在文物上感知历史、体悟文化的同时,还看到了许多文字,产生了浓厚兴趣。接下来,成员们移步中国文字博物馆,对文字进行深入探索。博物馆内出现了许多“小小讲解员”的身影,他们高举传承的接力棒,落落大方地为游客们介绍展览内容,用独特视角讲出文物故事。不仅文化传承者的队伍逐渐壮大,文化的承载体也更加多元。传统的深厚积淀与现代的创新活力,恰似汉字的生命轨迹,中国文字博物馆巧妙将二者结合起来,聚焦于古文字的挖掘与阐释,注重文字应用体验,以科技之力使汉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实践团成员周萱表示,“这是最古老的文化与最新鲜的血液进行的一种连接与碰撞。作为文学院的学生,我们更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以实际行动探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一直以来,河南大学文学院秉持“博学慎思,笃行日新”的院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类社团领航育人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作为学院思想引领性社团,以“理论+实践+专业”的发展模式,用实际行动践行“知行合一,报效祖国”理念,在“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社团+朋辈”五位一体全员育人模式中发着重要作用。文以载道,以文化人。除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一系列活动之外,文学院还开展了学诗词、学读书、学用典、马克思主义论坛、戏剧文化节、戏曲进校园等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系列活动,将学院专业亮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增强文化自信,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学科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在此次行程中,实践团成员探寻了豫南、豫西、豫北的红色印迹,下一站,实践团将回到豫东开封,前往兰考,继续践行“知行合一 报效祖国”的誓言,领悟并传承焦裕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