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学习教育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在兰考 | 深度(七):知行合一,报效祖国——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足迹
2023年07月13日 21:55 作者:刘雨萱 周萱 完颜米珈 薛峰岩 责任编辑:苏亚丽 返回列表

“焦裕禄同志连照相这点小事想的都是群众,他的确心里只装着群众,只想着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啊”。2009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焦桐,听到刘俊生(原县委新闻干事)给焦裕禄拍照经过的介绍后说。


7月9日,继文字之都——安阳的探索后,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实践团来到焦裕禄烈士陵园、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东坝头、兰考县第一高级中学,感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60年前,焦裕禄在兰考种下了第一棵泡桐树。如今,泡桐树盎然生长,焦裕禄精神也在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中赓续。每天清晨,当兰考县人民走过这棵焦桐,总能看见一位老人为它打扫落叶、浇水、施肥,这个老人就是守护焦桐52年、以实际行动践行焦裕禄精神的魏善民。他对实践团成员说:“焦书记是个好人,把命都给兰考了,就撇下这一条根,咱不看好行吗?我哪一天扫不下去了,要交给我的儿孙后代,传承下去。”对魏善民和其他守护焦桐的老百姓来说,守着这棵树,就是守着焦裕禄精神。一代代的传承与坚守,终不负焦书记对兰考的期盼,“每当风沙起、家家灯不熄”已成历史。现在的兰考,张庄村老党员雷中江这样形容:“城南碱地变绿洲,城北泡桐一行行,兰考大地绿油油,家家住上两层楼。”

当初为防风治沙栽下的泡桐,已成了当地的“绿色银行”,兰考也成了官方认证的“森林城市”。既然兰考早已没有风沙,人民为何还是在呼唤焦裕禄?

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吴永辉、党支部书记张欢以思政课的形式,为实践团成员解答了这一问题,并为大家就如何践行焦裕禄精神指明了方向。在吴永辉看来,焦裕禄精神符合党的宗旨和人民的要求,是支撑兰考发展的精神内核,是焦裕禄留给兰考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张欢表示,同学们应不断从焦裕禄精神中读出亲民爱民的公仆信仰、涵养科学求实的务实之本、砥砺艰苦奋斗的奋发之情、激发迎难而上的拼搏之志、悟到无私奉献的道德之魂,在实践中传承和发扬焦裕禄精神。实践团成员李雅文表示,此次兰考之行,收获颇丰,青年大学生应该多在红色教育基地中学习,明确自身使命感责任感,更好地学习和传承焦裕禄红色精神文化,做到知行合一,报效祖国。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宰卓佳带领实践团成员齐诵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大家热泪盈眶,纷纷表示,要以焦书记为榜样,坚定信念,迎难而上,学习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感悟时代巨变中积极践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责任担当。

回顾过去几天,实践团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足迹,来到许世友将军故里和田铺大塆,领会红绿之变;通过重走朱德出太行小道,感受先辈建业的艰辛;在杜八联革命纪念馆、留庄民兵营学习红色精神,捧起革命精神的接力棒;用双脚丈量红旗渠,体悟不服输、敢斗争的英雄气概;在殷墟博物馆和中国文字博物馆领略殷商文化,感受“文字之都”的魅力;最后一站,走进焦裕禄纪念馆,学习焦书记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历史由人民谱写,红色精神需要人民传承和弘扬。本次实践活动采用沉浸式学习体验、走访调研,诗歌朗诵、红歌传唱等多场景、多形式、多内容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把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知行合一中不断提高立德树人实效。文学院党委书记刘百陆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悟思想伟力,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精神之“钙”,凝聚奋进力量,奋力书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青春篇章。

至此,本次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先辈们的事迹留存于实践团成员的脑海中,领悟到的红色精神也不断激荡着他们的灵魂。蝉鸣声响,炽热的骄阳扫过实践团成员青春恣意的脸庞,他们为这个夏天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列车终将到站,追寻的脚步却永不停歇,请继续期待,文学院的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