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墨ONLINE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读书苦亦乐
2023年05月29日 20:02 作者:杜宜轩 返回列表

我自幼喜书。

和书本的缘分,始于抓周。听父亲讲,一岁时办抓周宴,我一被放上桌,就冲着一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史记》去,连滚带爬。

“后来呢?真的假的?”有次我觉得可疑,多嘴问道。“哎呀,其实,我们把你最爱吃的糖放在书后面了……你呀,是冲着糖去的!为了拿糖,书都砸了你的脚了!”我爸大笑着拍拍我,不忘说一句“小吃货”。

许是幼时的记忆中书打上了甜味儿的烙印吧,书仿佛玩具,似乎就是快乐的代名词。幼时不识字,母亲便一页一页读与我听,从此我的梦就不再灰白,有神话人物作伴,有生灵万物相陪。不知那封了斗战胜佛的泼猴,可还诙谐有趣?不知道B-612上,那傲娇的玫瑰,是不是继续和小王子“相爱相杀”?

渐渐识字后,父亲带我认识了李白杜甫、诸位词家。那时我太单纯,单纯地觉得一个个诗人词人各自只有一种颜色;却足够异想天开,竟把他们都用我熟悉的季节风物代替。杜甫是八月秋风,是风中飘蓬,是燕子苦清秋,不知歇于何处;李白是三月春雨,是雨中剑侠,是飞雁宕仙家,傲立于江渚……

及长,方才知道读书不只是听故事,看热闹,也读到宋理宗“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劝学诗,明白了读书的另一层含义。

记得初入小学,听闻未来竟要读十二年书,着实大为震恐,心中苦涩。后来这苦,却有了回甘。

现在,面对着将来众多未读之“书”,回望这十二年简单充实的读书路,竟有一丝不舍——是啊,那时读书,只是读书。日日夜夜,除了教科书,也许还“浮生偷得半日闲”,坐在连廊一角,简简单单看几本闲书。不带什么负担,只是透过手里捧着的小窗户,看看另外一个世界,听听作者的心声。

那时最欢喜的是上语文课,叹息聊斋里的狐鬼花妖,赞着大铁椎力战众人。也许还笑话两声,方山子家如何“环堵萧然”。那时啊,怎么会觉得读书苦呢?怎么能觉得读书苦啊——多么简单、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

愈是长大,愈发现读书不仅是读书。上了大学,竟猝不及防跌入了成人世界,对读书也有了新的看法:读书是读人,读书是读世。不是读书中人,是读人世间。书——多么轻巧却有力的字眼!每本汇聚作者心血的书,不就是作者希望传递给别人的东西吗?这不是一本本书,这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渐渐地,我才明白,幼时的自己是多么单纯啊——难道杜甫生来便整日忧心忡忡?难道李白就真的一直少年意气?人们都曾年轻,也终究会老去。像李白杜甫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简单地抽象成一两个词语?就像我们肯定不能因为孙悟空成了佛,就一口咬定他失去了调皮的秉性吧?

年幼时,读书只是读书。后来,我发现我其实还未学会读书:我只是在识字、看情节。我愈发觉得,一本书背后也许是一段或悲或喜的记忆,作者把情绪深埋进书里,藏进字里行间,等着读者去发掘、去探索。儿时,只是看那书中人的悲欢离合;如今,竟看到了作者,甚至自己的情仇爱恨。儿时看红楼中人,只是叹一句茄鲞好香;再大些,只是觉得可惜。如今却不谈大观园,只是嗟叹曹雪芹是悲苦到了什么境地,才写出这样辛酸至极的作品。

红尘万象,诸多烦恼。既是苦读,也是乐事。读书,何尝不是悟世。读书有些苦,看见书中人苦,便联想到自己吃的苦。然而读书怎非乐事?人俯仰一世,苦乐参半,咸咸甜甜,时时为欢。书中,记着过往;而你我,就在当下。人间便是大书,世人皆是读者。读书苦,苦在世人皆读者,万千惨状,尽收眼底;读书乐,乐在你我亦是作者,情节走向,结局如何,只看手中笔。

过去,我对大学常怀憧憬,对题为《人间》的大书,十分期待,只觉得未来乐,当下苦。现在,我初入大学,当年烦恼留下的,只有经历后的甜。人啊,总是期待将来,苦尝当下,把甜味留在未来回甘——就像十七年前,被《史记》砸了脚后拿到的,那一袋糖吧。

上一篇:不眠
下一篇:慢渡人间万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