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关注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语言探秘,思辨求真

——河南大学文学院暑期北京研学纪实

2025年07月05日 17:49 作者:周爽 薄余丰 责任编辑:李波 返回列表

7月3日下午,研学团成员来到北京大学中文系B122会议室,倾听以“Language and brain”为主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教授Tom Schoenemann主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江平主持。

Tom老师深入探讨语言的进化起源与发展,指出研究语言进化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人类自身,还能明晰进化对行为与认知的塑造。他强调语言并非孤立进化,而是基于多种潜在能力,这些能力可在新环境下被重新利用。Tom以语音的范畴感知为例,回顾学者们对猿、狗、海豚等动物语言的研究,揭示它们理解符号序列的潜在能力。此外,他还探讨了人类布罗卡“语言”区的功能,认为其发展演变为语言语法进化奠定基础。

讲座结束后,研学团成员程果表示:“这场讲座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让我对语言起源和发展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语言学概论’的课堂知识,而是拥有了更立体、更前沿的认知,打开了我对语言研究的全新视角!”

为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度研究语言学前沿知识,研学团成员走进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实验室,凝神聆听孔江平教授相关讲解。他围绕汉语古诗词吟诵、少数民族语言等知识,悉心介绍中华口传文化数字化研究,强调眼动追踪等技术在阅读认知研究中的关键作用,指出跨学科学习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大家认真记录实验设备背后的研究思路与应用前景。当听到利用语言学知识服务电子诈骗的案例时,同学们纷纷表示震惊,感慨道“原来语言学还可以守护社会安全!”此次实验室之行为文院学子打开了语言学研究的科技视野。离别之际,许多同学仍在讨论着语言实验中蕴藏的可能性。

同学们在学习与交流中,对语言学研究拥有更深刻的认知;这不仅是知识的汲取,更是一次思维的重塑。当人文传统遇上现代科技,研学团成员将在实践中探索语言学发展新方向,脚踏实地,使其在新时代中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