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关注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华东师范大学谭帆教授为我院师生开展学术讲座
——学院新闻
2022年09月25日 18:52 作者:翟雪萌 返回列表

923日晚,河南大学文学院建院10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百年华诞 百场讲座”系列第三十四讲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如期举行。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谭帆受邀主讲。讲座主题为“‘叙事’与‘非叙事’——以术语考释为中心”,文学院院长武新军教授主持讲座。

会议伊始,谭帆教授指出,本次讲座主要讨论的是“叙事”观念的中西差异,以及由中西差异所引发的对于“叙事”认识的古今差异。随后,谭帆教授从“传统‘叙事’的多重内涵”“文学‘叙事’的多意性”“小说史料中的‘叙事’”“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传统”四个方面,对“叙事”与“非叙事”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

首先,根据“传统‘叙事’的多重内涵”问题,谭帆教授指出,《周礼》中有关“叙事”的材料,内涵已经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安排某件事情”“叙述某种事件”两个内涵。《周礼》之后,“叙事”进入“文本”领域,用作“文本”写作和评价的术语,最初在史学领域出现,主要用作对史书和史家的评价术语,以及作为史著写作法则之术语。其次,针对“文学‘叙事’的多意性”问题,谭帆教授认为,中国古代“叙事”内涵最为丰赡的是在文学领域。在文学领域比较集中地谈论“叙事”问题大概在齐梁时期,大约唐代开始,文学批评已将“叙事”作为文学的一大派流与“缘情”并列,另外,“缘情”一派的诗歌领域也不乏以“叙事”评判诗歌的史料。中国古代的“类书”、两宋时期的叙事文均体现着文学叙事的多意性。随后,围绕着“小说史料中的‘叙事’”问题,谭帆教授介绍,以“叙事”评价小说和分析小说创作始于明代。李开先的《词谑》是较早以“叙事”评价作品的史料。以叙事文法为主体,实际开创了小说批判新路。最后,基于“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传统”问题,谭帆教授指出,中国古代小说大致可以分为“笔记体”“传奇体”“话本体”和“章回体”四大文体,并着重论述了笔记体小说与章回体小说的叙事传统。

随后,谭帆教授对讲座内容予以简短精要的总结,再次指出“叙事”在史学与文学领域的分流与融合,以及“叙事”的丰富内涵。并在讲座结尾的问答环节,围绕着“历史叙事”“小说叙事理论”等问题做了认真详尽的解答,他指出,小说的真实不在于真实的故事,而在于叙述的真实,这是与历史叙事的差别。谭帆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逻辑严明,参与师生受益匪浅。最后,讲座在热切的讨论中完满结束。

审核人:苏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