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伦博士后读书会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博士后
人与物:明伦博士后读书会对谈录
2024年01月05日 21:25 作者:孙世纪 责任编辑:苏亚丽 返回列表

李保森:本次读书会分享的主题是《人与物:当代乡土小说中的媒介书写》。关于这个选题的来由,一方面是受到前辈学人的启发,如钱谷融先生的名篇《文学即人学》,从前辈学人那里至今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关注文学就是关注人。但在文学文本中,除了人还有物,物也在塑造着人。在小说的创作与阅读中,物也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我最近也在阅读有关当代乡村媒介空间转型的资料,也获得了不少启发。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研究的领域便是乡村,在文化氛围上,不同于开放、多元的城市,乡村则显得相对封闭和稳固,它的变化也相对缓慢,因此我所要探究的是,造成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除了人的流动和生长,外来的中介也在发挥着作用。城市与乡村的联系一方面是人员的流动和交际,另一方面便是器物上的联系,比如交通工具、广播电视、文件、手机等,这些媒介在特定的时期参与构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篇文章主要表达的就是以抖音为代表的私人媒介的兴起与发展,它展现了媒介格局的变迁。从上世纪开始,媒介便经历了公共媒介到家庭媒介的发展格局。以前在乡下大家会集体看电影,这一媒介的背后是国家意志。后来电视兴起了,它则是以家庭为核心单位来购买和使用的。等到手机普及了以后,这种私人化的媒介开始成为影响个体的主要方式,私人化的媒介不仅是指媒介为私人所有,还意味着它会反过来塑造我们个人化的理念。另外在阅读《陌上》时,我发现超市这样一个空间在文中多次出现,城市是一个流动与开放的社会,陌生人之间的相处主要依靠契约,在城市中,超市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保护人们的隐私,提高购物的效率。而在乡村这样的熟人社会中,超市则成为了一种社交空间,乡村的超市体现了超市这一现代性空间适应乡村的过程。以上这些都是可以探讨媒介书写的角度。

选题的正文部分主要有五章。第一章以空间媒介为论述对象,在乡村生活中,公共空间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比如在郑义的《老井》中,老井就是一个有着历史文化意味的空间意象。第二章以服装媒介为论述对象,服装是一种非语言性的信息传递,通过服装能够反映人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关系,这一点在文学作品中也有所展现,比如乔典运的《美人泪》、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在这些作品中服装都承担着特定的叙事功能。第三章以视听媒介为论述对象,印刷物、广播、戏剧、电视等视听形式的媒介直接体现了乡村的文化状况,并发挥着社会动员、信息传播、休闲娱乐和情感塑造的功能。第四章以通信媒介为论述对象,通信媒介的技术性变革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时,有着其独特的展示和叙事功能。比如在马金莲的《马兰花开》中,电话展示了马兰与周围人的社会关系,这种对于物的叙事也反映了当时的人物处境。第五章则以交通媒介为论述对象,交通媒介改变了乡村面貌,加强了乡村的对外联系。

关于媒介的研究,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人也在做,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确实存在交叉重叠的领域,但文学研究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文本上,去探究在文学作品中媒介的叙事功能和意义,并最终落脚在具体的人上。如果说新闻传播学关注的是群体,那么文学关注的就是个体。

林萌:李保森的学术视野是非常广阔的,这也是他学术灵敏度的一种体现。现在有一些学者也在做类似的事,比如北师大的赵勇老师,做文化研究基本上什么都能涉及到。文化研究的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同过这些研究能够窥探到个体在不同时代里的生存状态,所以通过关注这些看似很窄的视点,也可以让我们窥探到乡村维度上人的生存状态,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另外,媒介的问题可以看做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一方面是物对人的影响或镌刻,另一方面是人对物的依赖与执着。人们需要在物质世界里生存,物质世界支撑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物与人之间的联系加强,物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时代的、人类社会的表征。同时物作为时代的印记也会镌刻在人的身上,通过物的视角,我们也能够窥探出我们生活状态,在乡村生活中,小卖部这一社交空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而人对物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情感关系,人对物的执着有其背后的社会原因,物代表了一种身份和社会关系,人们执着地追求物的目的是想通过物来建筑身份,比如人们经常会强调格调、品味之类的,实则就是通过物来构筑自己的身份,之前人们喜欢在身上带个大哥大手机,可以从这一角度去理解。

杨希帅:李保森的文章非常通达,深入浅出,并且与日常生活结合密切,这种写作风格是值得称赞的,不像有些学者,写文章太过学理化,用了很多术语,反而让人看了云里雾里。文学是人学,也是物学,所以李保森这篇文章的特色就是进行一个特定的物质的研究,并不仅仅是探究物,还有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便涉及到了媒介。但对于媒介的研究最后的落脚点还是人本身,物不仅与人有关,还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不管是人学还是物学,需要被深入挖掘和梳理的便是媒介关系背后的这种政治的、经济的、情感的意识和无意识。 另外,从论文写作的角度来说,整篇文章需要具有体系性。五个章节需要一条明确的主线来贯穿全文,如果无法贯穿起来,那么每个章节都可以看做是一篇小论文,那样文章就显得过于散乱和碎片化,因此需要思考的是:每一个媒介书写的背后,他们共同的问题是什么?论文主体中的五个章节呈现出一种并列关系,需要一条主线来结构全局;诚然,如果能用递进关系来结构文章会更好。最后,跨媒介传播是文章的一大创新点,即从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上来研究媒介书写,从文学的角度来阐释当代文学中媒介书写的叙事功能、文化现象、情感形式与现实价值,如果能在文章的章节设置中或者最终成果中把这个落实好,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关于媒介的问题,现在已有的成果多集中在文化研究和外部研究,文学的内部研究做得还不多,朝这个方向努力还是有不小的难度,有必要去关注一些前沿的、新时期的成果。

除了主讲人和与谈人的讨论外,现场的师生们也都积极分享了各自的观点。王阳认为,媒介的概念还需探究,水、土壤、空气等都可以看做是宽泛概念的媒介,比如之前提到的电视、手机和短视频等等,具体的媒介仍需要更明确的定义。此外,第一章谈到了空间媒介,赵树理的《三里湾》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三里湾》中,村庄这一空间有着可深入探讨的潜力。需要注意的是,从文学的角度研究媒介和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是有所不同的,文学的研究不能只是为了验证社会学已经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更重要的是它与文学的关系,林万菁有本书叫《论鲁迅修辞》,书中讲到了从色彩的角度去研究鲁迅的修辞方法,这种研究可以作为媒介研究的参考。

王昭鼎认为,不同时期媒介的转变更多是一种过渡的过程,虽然对媒介做了时期上的区分,但在每个阶段,多种媒介都在发挥着作用。而且许多媒介都可以做进一步的拆分研究,比如在视听媒介中,声音便是一个重要属性,针对声音传播的研究也有相关的著作,可以作为参考。

武建树则表示,对于时期的划分要更精确,比如界定乡土小说的起止时间,新乡土小说的概念是什么,这些都是可以继续阐释的。还有师生从媒介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为探讨媒介的意义提供了现实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