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风采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羽帆诗社 | “泡沫之外”冬日读诗打卡活动优秀成果展示
2022年12月14日 21:11 作者:宋曹禹 周彦辰 责任编辑:苏亚丽 返回列表

诗是语言的艺术,是情感的载体,河南大学文学院团委联合羽帆诗社举办了面向河南大学全体学生的“泡沫之外”冬日读诗打卡活动,活动自11月15日开始,于12月10日圆满结束。本活动致力于为河南大学热爱诗歌的同学提供契机和平台,提升学生参与诗歌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同学们对诗歌的了解和创作兴趣,让同学们在疫情期间也能培养生活情趣、体悟诗歌之美,培养对于诗歌的美学思维,并培养坚持阅读、坚持思考的习惯。活动期间,同学们积极交流,气氛活跃。此次推送四份优秀打卡成果: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 宋 ]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文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明德计划) 魏璐鑫 评:

《人间词话》谈到:“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如果用一句来代表辛弃疾的人生底色,则是“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叶嘉莹提出要眇幽微的词学说,辛弃疾的词既有诗的直发之美,又有词的女儿本色。伟大的诗人当与自然共生,同万物共情,情与景相纠缠。龙泉,太阿二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也难逃“风雷怒”的宵小之徒,元龙商卧如今亦冰壶凉簟。英雄豪杰奋发向上的意志与屡遭挫折的失意是辛弃疾人生的二重调,一本万殊,本盖如此。斜阳下余晖中不再前行的帆船,是辛弃疾人生悲剧的根源,也是南宋王朝暂缓的终将落幕。怒而不怨,哀而不伤,非为蝇头小利,而是少年心中不灭的犀角。


刈禾女之歌

辛笛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姊妹们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风吹过镰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 风与云

在我的镰刀之下

奔骤而来

文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学(师范) 杜全敏 评:

诗歌可分为两层,一层是自我陈述独白,另一层是向远方的呼告。诗歌的写作者是辛笛,诗的叙述者是刈禾女。换言之,辛笛以刈禾女的口抒发自己的情。开头有空间的延伸,从城市到大山再到我的家。后面两个“忆起”这点明了我的空间位置和我思念的回忆的对象。并且这两者处于一种错位,而这种错位就使得我产生了一种矛盾的心理,心中空而满。这是一种身在城市忆乡村,身在他乡忆故乡的表达,这是一种跨越空间的渴望和向往,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乡村对于叙述者而言,是一个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世界,是一个万物有灵和自然同呼同吸的世界。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这是与自然合而为一的表现。镰刀这个意象反复出现,它代表的是一种乡村农耕生活方式的一个符号,也表示农民在这种自然的条件下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


黎 明

兰波

我拥抱了这夏日的黎明。

宫殿前依然没有动静,寂然无声。池水安静地躺着。阴翳还留在林边的大道。我前行,惊醒那温馨而生动的气息,宝石般的花朵睁眼凝望,黑夜的轻翼悄然翔起。

幽径清新而朦胧。第一相遇:一朵鲜花向我道出了芳名。我笑向那金黄色高悬的瀑布,她散发飘逸,飞越了松林;在那银白色的峰巅,我认出了她——女神。

于是,我撩开她一层又一层的面纱。林中的小径上,我舒展着臂膀。平原上,我把她告示给雄鸡。都市里,她逃匿在钟楼和穹隆之间。像乞丐奔波在大理石的站台,我奔跑着,把她一路追寻。

大路上空,桂树林旁,我用她聚集起的绡纱把她轻轻地围裹,我感觉到了一些她那无比丰满的玉体。黎明和孩子一起倒身在幽林之下。

醒来,已是正午。

数学与统计学院201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明德计划) 袁爽 评:

“我拥抱过夏日黎明”读来感觉这是个很浪漫的法国诗人。这首诗作者用了很多绝妙的拟人修辞,把夏日黎明时的种种风物都写活了。“我从这里走过,唤醒了呼吸律动,温热有力的喘息,宝石在闪闪探视,有羽翼无声地飞去”。与其说是“我”唤醒了这夏日生机,不如说是这夏日黎明的无限风物唤醒了我的勃勃生机。静止的宫殿,死去的水,“我”唤醒了夏日生机。在白晃晃的小径,一枝花会对我说出她的名字,阳光是金色的高悬的瀑布。诗人笔下黎明成了一位神秘曼妙的女神。“我”去通知雄鸡女神黎明的到来,追逐着黎明女神。诗人兰波有他天才式的幻想,对美丽事物感知的本能,诗中有无限浪漫和美好,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写黎明到来时的情景,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令人心动不已的夏日清晨,引人无限遐思,夏日的黎明更像是诗人的一种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的向往。“黎明和孩子一起跌倒在树林下。醒来已经是中午了”沉浸在女神飘忽的身影上,追逐着女神的身影,我们仿佛也刚从酣畅的美梦中醒来,不觉恍如隔世。


夏天(节选)

[叙利亚] 阿多尼斯

在晴朗的夏夜,

我曾对照着我的掌纹

解读星辰;

有个朋友跟我捣乱,

他对照着星辰解读掌纹。

那时我们没有问:

“哪一种解读更接近科学?”

我们问的是:

“哪一种解读更接近诗歌?”

朋友说:“诗歌就是自然。”

我说:“诗歌,是自然衣服上无形的幽冥。”

夏天

抓着海的手,

教导它如何同沙子握手。

忧伤曾是海滩的芳香,

在夏日的海浪来临之前。

你该深入到夏天的形式之中,

如果你想谈论意义的秋天。

太阳裸露着,在我家门前伸着懒腰,

无花果树羞愧的影子,

徒劳地想遮起太阳的双乳。

告诉我,我的身体:

这一刻,是谁俘虏了你?

夏天说:

让我伤心的是——

有人总说

春天不懂得忧伤。

夏季的太阳坐在树下,

乞讨着微风。

药学院2022级药学 郭青权 评:

诗歌开篇以我和朋友对“星辰”与“掌纹”进行解读,从产生的来源于不同因果层面的选择所出现的分歧进行入题,虽说在诗人口中的朋友是“捣乱”,可彼此间的默契就存在于,都疑问“哪一种解读更接近诗歌”,并非“科学”。进而又将“诗歌”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彼此修正阐述,印象深刻的是“诗歌,是自然衣服上无形的幽冥。”,虽是无形,但又是无法忽视的幽冥。因为是开篇的节选片段,从此之后便是对“夏天”拟人化的艺术表现。可以琢磨的是,诗歌后段的海、忧伤、太阳、无花果树和微风等种种意象的逐一出现,将某种层次上,那个代表着人们对夏天的固有印象的标志载体“太阳”此刻落寞而惆怅的形象表现地委婉含蓄,却又极具代入感。其中,让我们把起初的“忧伤曾是海滩的芳香,在夏日的海浪来临之前。”与末尾“夏天说:让我伤心的是——有人总说,春天不懂得忧伤。”联系起来品味:春天正是在夏日之前到来,那么它是否便是“海滩的芳香”,是否就是“忧伤”,所以“夏天”伤心的理由或许正是如此,春天是被误解的;接着太阳乞讨着“微风”,是否是在等待那个带来微风的“春天”?那么,谁又是谁的“春天”呢。诗意的语言,阐释着“诗歌,是自然衣服上无形的幽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