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主任 刘云,男,山东禹城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硕博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威海)、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分别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2012年入职河南大学文学院。为本科生开设《古代汉语》《汉字文化专题》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文字学》《古文字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主要是古文字学与训诂学。在《考古与文物》《简帛》《古文字研究》《中国文字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如《清华简文字考释四则》《说帛书〈黄帝四经〉中的“达刑”》《读东周兵器铭文札记二则》《说“徙”》等。主持古委会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
教研室副主任 鲁冰,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学、语言类型学及接触语言学研究。2010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17年进入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近年来致力于汉语方言语法及跨方言地理类型学的研究,现为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河南省语言学会会员、河南省文字学会会员。担任本科生的“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等课程。先后出版专著《永济方言研究》、《垣曲方言研究》;主持国家语委项目五项、省博后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国家教育部项目五项;在《光明日报(语言文字版)》、《吉林大学学报》、《山西大学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
蔡玉芝,女,1963年出生,1984年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至今。30多年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工作。从事现代汉语,普通话口语。和交际语言学的教学工作,1996年以来,在河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工作中长期任教。1994年12月,获第一期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1997年12月和2007年8月两次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2000年获河南省教务系统《优秀论著奖》一等奖。同时参赛的论文《河南人怎样学习普通话》获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论文一等奖。2005年获2003--2005年度河南大学教学优秀奖。2010年9月获河南大学首届教学质量竞赛特等奖。2011年8月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2011年12月获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称号。2013年9月被评为河南大学师德先进个人。近几年来多次获河南大学教学质量二等奖。多次被评为河南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陈晓姣,1988年7月出生,河南郑州人。2018年博士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同年进入山东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8月进入河南大学文学院,专业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社会语言学。在《方言》、《华中学术》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多篇,主要包括《河南获嘉方言的儿化韵》,《苏南地区孤岛型河南话方言岛比较研究》等。主持完成教育部国家语委科研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第64批面上资助项目1项,参与国家语委项目多项。目前是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
丁喜霞,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河南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先后在河南大学、浙江大学求学,曾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主讲《古代汉语》《汉语词汇专题》等课程,为研究生主讲《词汇学》《训诂学》等课程。主要从事汉语词汇史和训诂学研究,先后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中国经学》等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被《新华文摘》转载和摘录2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承担国际合作学术研究项目(JSPS长期)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资助项目3项,主持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1项,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通讯地址: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文学院,邮编475001
电子邮箱:dingxixia66@163.com
段亚广,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和音韵研究。硕士和博士分别毕业于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河南方言调查及近代河南方言韵书的研究,现为河南省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为本科生开设现代汉语、汉语音韵学、汉语语音专题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语音学基础、汉语方言调查、音韵学等课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项目四项、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两项。出版有《中原官话音韵研究》《汴洛方言音系十三种》《河南话与中原文化》等专著三种,在《方言》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先后曾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及河南省优秀科普作品特等奖等。
通讯地址:开封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文学院,邮编475001
电子邮箱:duanyaguang@163.com
商艳霞,女,硕士,讲师。1997年河南大学本科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河南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得语言学硕士学位,2000年7月留校任教至今。主要承担本科生“语言学概论”等课程的教学,曾获得河南大学教学质量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主持省级课题“网络平台的政府信息公开语言风格初探”一项,厅级课题一项,校级课题一项,参与省级厅级课题多项。曾在郑州大学学报、兰台世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时间副词“正”的两个位置极其不对称》、《网络平台政府信息公开中的语言策略》《“被”字连动句中动词的排列组合规律》等十余篇。
许卫东,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为本科生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史概论等基础课和选修课,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结构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及现代汉语史与中学语文教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主要是汉语语法、认知功能语言学、语法化与主观化理论等。在《中国语文》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山东招远话中的AA式和AAB式正反问句》、《招远话中“让”字句表“否定禁止”格式意义的用法》等10余篇,出版了专著《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1部,主持完成河南大学科研项目三项,参加省部级项目两项、国家级项目一项。曾获得山东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河南大学优秀科研奖及优秀教学奖等。
袁莹,女,辽宁朝阳人,博士,副教授。本硕博先后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别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2012年入职河南大学文学院。为本科生开设《古代汉语》课程。研究方向主要是古文字学与训诂学。在《考古与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古文字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如《“芮薪”考辨》《释上博简〈鲍叔牙与隰朋之谏〉中的“犯”字》《说“夃”字的两个来源》等。出版一部学术专著《战国文字形体混同现象研究》。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各一项。
张雪平,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语文现代汉语学会语义功能语法分会和汉语国际教育传播分会理事,中国语言学会会员,河南省语言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学,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和汉语语法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文研究》、《汉语学报》、《南开语言学刊》、《汉语学习》、《当代修辞学》、《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编《现代汉语》教材两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各一项,主持校级项目三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获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及河南大学教学质量奖共五次,其中《现代汉语非现实句的语义系统》一文获教育厅特等奖。
张新艳,女,河南唐河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字学、训诂学研究。200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09年进入河南大学文学院工作至今。主要承担本科生《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多次获得河南大学教学质量一等奖。主持或参与厅级以上课题多项。先后在《语言研究》、《中州学刊》、《汉语言文学研究》、《汉字文化》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张雨薇,女,河南开封人,201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史、汉译佛经语言研究。在《励耘语言学刊》《历史语言学研究》《汉语史学报》《中州学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于梵汉平行语料库的《无量寿经》同经异译词汇研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五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项。
通讯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文学院,邮编:475001
电子邮箱:zhangyuwei817@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