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郭晨光应邀于文学馆词学研究中心开展了以“魏晋南北朝文人乐府诗经典化的若干问题”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文学院副教授和希林主持,文学院郑学副教授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郭晨光首先介绍了经典与经典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机制,她指出,文学经典(Classic)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并在不断的阅读阐释中体现出新鲜生命力的作品。经典的形成包括内部因素诸如作品自身素质,外部因素如后代文人的模拟、批评家和批评专著的推崇或诋毁、某一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状况、公众审美心理等。讲座回顾了目前国内外经典化研究的现状,结合《长安有狭邪行》等乐府诗的文学传统、曹植乐府诗在后世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的偏离等,强调对经典化的理解要避免单一化和简单化倾向,经典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运气。
郭老师还就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挑战进行了分享,比如通过文献整理的方式筛选、甄别经典乐府、如何将作品置于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评判等。最后,她建议学生在选题时应考虑学术环境和个人兴趣之间的平衡,以实现学术追求与现实需求的和谐统一。
互动过程中在场师生积极提问,针对问题,郭老师逐一进行了专业细致地解答并针对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希林老师为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谈到本次讲座深入浅出、方法论指导意义强,希望学生们能够从中受到启发,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研究水平。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