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下午,“明伦·学术”系列讲座第一百五十六讲“北方方言中禁止副词‘不要’(别)的形式和来源”在文学院二楼A209会议室顺利开展,我院师生踊跃参加。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树铮主讲,段亚广教授主持,语言学专业辛永芬、董秀英、刘云等多位老师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张树铮教授介绍了普通话中的禁止副词,《现代汉语词典》里“不要”“别”“不用”“甭”“不必”都具有禁止或否定意,其中“别”的来源有争议,主要观点有合音说、词义引申说、源于“弗/勿”说、外来说和“不”变音说。随后,张树铮教授讲解北方方言中的“不要”(别),提到不要、嫑、别1、别2、别3、莫、休、甭、不敢、不了等十个词,通过地图直观地展示了这些词的分布情况,并对这十个现代北方方言禁止副词分布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概括。
张树铮教授还从历时角度分析了汉语中的禁止副词,并采用折线图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莫、休、不要和别的变化趋势。张树铮教授认为:“别pɛ”与“别piɛ”同源,都是“不要”的合音,也可能是“不”在“要”前的变音;“别piɛ”应该早于“别pɛ”,“pɛ”的读音形式应该起源于河南或与之毗邻的鲁南、苏北一带,扩散至河南大部、山东大部、苏北、皖北,并由山东移民带至东北,在扩散中形成了不同读音。讲座最后,张树铮教授提出两点仍存的疑问,其一是《歧路灯》中为何少用“别”字,其二是“别”读成pɛ(白)的细节仍需进一步解释。
交流提问环节中,文学院师生与张树铮教授积极进行学术互动,张教授对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专业细致的解答。最后,段亚广教授进行总结,并感谢张树铮教授为文学院师生带来这次精彩的讲座。张树铮教授的讲座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在场师生受益匪浅。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