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关注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建军为我院师生开展讲座
2025年04月29日 16:39 作者:闵靖涵、张丽楠 责任编辑:金子桢 返回列表

4月25日晚,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闻一多研究会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常务理事陈建军为文学院师生开展“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发掘、整理与考辩”主题讲座。此次讲座由文学院教授刘涛主持,白春超教授、刘进才教授等教师代表参加。

会议伊始,陈建军教授以“何为史料”为切入点,聚焦“新史料”概念,通过列举苏雪林、徐志摩、卞之琳等作家新史料的发掘案例,系统阐释了史料研究对学术发展的多重意义。他强调,新史料不仅能填补研究空白、修正既有结论,更能为文学史重构提供实证基础,甚至颠覆对作家创作史的固有认知。

陈建军教授对史料的发掘、整理、考辨三个环节进行深入解析。他认为,研究者应当善用数据库与档案资源寻找线索,明确史料具体出处,并以《废名全集》误收现象为例,强调整理工作须遵循“保留原貌,准确无误”原则,又通过剖析周作人信件误读、鲁迅手稿图像考证、闻一多诗歌版本辨析等实例,揭示了史料考辨的困难性,提出研究者需具备扎实的文献功底与文化背景知识。针对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碎片化趋势,他特别提到:史料、史料研究、运用史料研究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史料是一切的基础,史料研究侧重研究史料本身,运用史料研究是在史料研究基础上解决更具体的问题,只有打捞拼贴碎片化的史料才能重构完整的历史,再次明确了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会议末尾,刘涛教授进行总结发言,高度肯定并赞同陈建军教授提出的“史料是有历史的温度”“史料研究者需要有想象力”等观点。白春超、刘进才教授在互动中表示,本次讲座充满激情,引人入胜,对师生治学具有重要启发。现场提问环节,陈建军教授就“如何处理庞杂的史料”与“如何增强论文的问题意识”给予详尽解答,使参会师生受益匪浅。

讲座在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