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关注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启项育能:文学院2025年度项目立项启动会圆满举行
2025年04月04日 15:20 作者:文学院 责任编辑:常婉悦 返回列表

4月3日上午,河南大学文学院2025年度科研育人暨创新创业培育计划、语文课程建设暨语文教学素养提升计划项目立项启动会在文学院一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文学院院长武新军,副院长杨波、王科,院长助理杨亮,教务办主任杨曙亮,研科办负责人王培钊老师、丁程辉老师,以及各项目组学生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杨曙亮主持。

杨波首先对成功立项的同学们表示祝贺。他提到,此次项目是同学们学术道路上的重要起点,鼓励大家将其作为规划未来学术生涯的关键契机。同时他向大家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研究生做学术研究要目标明确,将项目成果与学术规划紧密结合,杜绝漫无目的的研究。第二,要沉浸于学术研究,做到心无旁骛,融入学院学术氛围,积极与导师沟通交流。第三,研究需持之以恒,以高质量成果为导向,期望同学们能在学术道路上取得突破,开启属于自己的学术时代。

杨亮表示,学院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科研项目,此次立项充分彰显了学院在这方面的坚定决心。接着,他对项目主持人及团队提出了殷切期望,不仅要确保项目顺利完成,更要追求高质量的成果。同时他特别强调,因语文项目的研究有其独特性理念,所以应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加强对真实社会需求和教学现状的认知。他提到,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仅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还应具备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与关怀,这样才能在学术领域中脱颖而出。

王科向大家分享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发掘与备赛技巧。他首先介绍了国家自2014年起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文件,以及创新创业大赛的背景、目的和任务。接着他分享了我校“互联网+”赛事的开展情况,强调“我敢闯、我会创”的主题及取得的成绩。在优秀项目来源方面,他指出涵盖学生奇思妙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等多种途径。最后,他阐述了路演与答辩的技巧,如路演准备流程、主讲人选择和问答环节要点,同时提及短视频在项目展示中的作用,并总结了常见问题,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了全面指导。

经学院学术委员会严格评审,语文课程建设暨语文教学素养提升计划项目立项35项,科研育人项目立项34项,创新创业项目立项10项。武新军院长为学生代表颁发立项证书,激励各项目组以此次立项为新起点,扎实推进研究工作。

语文课程项目学生代表杜宜轩聚焦人工智能在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指出目前AI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成为热点,能够辅助文本生成、内容润色等,但同时也面临指令模糊、师生内容调度能力不足、生成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难以适配中文语法等问题,限制了其潜力的发挥。针对这些挑战,该项目团队计划构建标准化的AI指令体系,实现从工具辅助到策略赋能的转型,并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丰富知识,如语法规则、修辞手法等与 AI 指令工程相结合,致力于解决现有工具对中文复杂性适应不足的问题。

科研育人项目学生代表赵与栋表示,文学院一向重视学生培养,如今的科研育人项目正是这种精神的延续。同时,科研育人项目立项兼具实践与创新。一方面立足文学院传统学术优势学科,彰显学科特色;另一方面,同学们关注跨学科、跨媒介等领域,展现敏锐学术眼光。展望未来研究,他强调要坚守学术探索初心,秉持诚信态度,以协作助力共同发展,坚守人文初心。此外,他提出还要合理运用技术优势,在古籍数据化等基础上提升研究能力,做好规划、检查和成果阐述,并期待同学们在学术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

创新创业项目学生代表刘伟分享了自己从接触创新创业到参与项目的心路历程,在文学院就业创业工作室的熏陶下,他逐渐培养起创新意识。他表示,此次项目培育为大家提供了良好平台,自己作为项目负责人,会积极投入其中,勇于创新、协作攻坚。他希望通过创新赋能,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助力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最后,他坚信在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支持下,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大家定能有所收获,为学院科研创新增光添彩。

武新军作总结讲话。他要求同学们将项目与个人及团队代表作培育相结合,树立代表作意识,以高质量成果展现能力素养,为个人发展、就业和学院学科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强调项目推进要与学院学术交流活动紧密结合,重视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在导师指导下确保项目研究的可行性和前沿性。并鼓励同学们将项目压力转化为动力,在艰苦的研究过程中收获喜悦,积极带动学院形成创新实践的浓厚氛围。

此次立项启动会议为文学院师生搭建了交流平台,明确了项目方向与要求,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活力。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将不断涌现出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为文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书写学术创新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