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上午,由河南大学文学院主办、河南大学传统优势学科振兴计划唐诗整理研究团队牵头的“唐诗研究的再出发:河南大学唐诗整理研究学术研讨暨学科策划会”在河南大学文学院A209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河南大学的专家学者与研究生参加会议讨论。开幕式由文学院副院长杨波教授主持。
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新军教授发表致辞,向各位专家学者对河南大学唐诗整理研究工作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武新军院长讲述了河南大学及河南大学唐诗研究的历史与成就,回顾了自上世纪50年代起文学院师生进行《全唐诗》整理工作的曲折过程,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本院中青年学者目前在唐诗文献整理研究方面的系列成果。武新军院长希望,唐诗整理研究团队能够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继承李嘉言、高文、佟培基等老一辈学者的传统,开辟新空间、寻找新可能、再续新篇章。
河南大学唐诗整理研究团队首席专家、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齐文榜细致梳理了本校《全唐诗》整理研究的传统,介绍了“唐诗研究再出发”的研究基础,重点讲述了上世纪唐诗研究室整理研究《全唐诗》的艰辛历程。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李嘉言先生、高文先生、佟培基先生等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河南大学唐诗研究室全面深入、卓有成效地展开《全唐诗》的整理重编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先后出版了《唐文选》《全唐诗简编》《高岑诗选》《柳宗元选集》《全唐诗重出误收考》《孟浩然诗集笺注》《全唐诗精华》《贾岛研究》《贾岛集校注》《宋代韩学研究》《姚合诗集校注》《卢仝综论》《张籍研究》《<唐诗别裁集>与唐诗经典化》等有分量的唐诗学术专著,在国内外唐诗学领域享有崇高声誉,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刘跃进首先肯定了河南大学在《全唐诗》整理研究方面的发轫之功,分别从经典、文学、写作角度探讨了如何在当下体现唐诗研究的时代特色。刘跃进教授认为,从学术层面重读经典、重回经典是唐诗研究的目的,赓续中华文脉以及重塑灵魂、民魂、国魂是唐诗研究的追求,借助时代优势形成足以传承后学的资料整理方式是唐诗研究的目标。最后,刘跃进教授表达了对河南大学唐诗整理研究团队研究工作的支持与期许,希望河南大学唐诗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可以在各自领域发挥所长,形成以河南大学为中心的唐诗研究整体,为新时代的唐诗研究贡献河大新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刘宁就“讲述的传统”提出两点建议。首先,当下唐诗研究的瓶颈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困惑,针对这个问题,刘宁教授提出“唐诗研究再出发”应立足于河南大学的传统,让后学了解唐诗研究传统及意义,从学脉中汲取力量,使传统经验与新的发展之间形成良好的对话关系。其次,从当下唐诗研究的特点来看,国内学生不敢轻易涉足唐代选题、致力于唐代文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数量相较之前有所下降、高校日益“重科研、轻教学”。对此,刘宁教授指出,河南大学应从教学方面入手,促进唐诗研究传统与教学传统相结合,推动更深入、更高端的唐诗文化传承。
四川大学教授孙尚勇认为,唐代文学的研究应当从先秦出发,而非自唐代上溯,并建议推出有实力、有潜力的中青年学者,重新组织唐诗研究的力量,加强与外部的学术交流,如与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四川省杜甫学会、西北大学唐诗研究团队等的交流。北京大学李成晴副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术经历,认为唐诗研究仍有多种可能,并非所谓“题无剩义”。如《文选》与唐诗之间的关系、唐集中的唐诗等问题,若辅以文献学方法,或能生发出新的探讨空间。河南大学教授杨国安分享了他所体会的河南大学唐诗研究传统的三个鲜明特色,并强调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启唐诗整理研究的新阶段。河南大学教授王宏林认为应加强唐诗经典化的个案研究,发挥数字人文的优势,促进大众对唐诗的理解接受。
会议由刘跃进教授进行总结。刘跃进教授提炼了本次会议形成的三点共识。其一,应当在仰望前辈的基础上,总结河南大学文学院唐诗研究的传统,包括唐诗的传统与河大的传统,这项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其二,刘跃进教授再次强调了“讲述的传统”的重要性,认为除了做“象牙塔”式的专精的学问之外还要“接地气”。他鼓励广大青年教师积极介入当前的新媒体,将唐诗研究的积淀通过自媒体、短视频等新方式,在推广普及的同时接续唐诗研究的传统。其三,刘跃进教授肯定了“推出中青年学者”的意见,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以河南大学为依托,搭建中青年学者对外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