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刘大先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新时代长篇小说创作的主题、形式与潜能》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杨波教授主持,李敏教授参与对谈。
讲座中,刘大先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原型结构与主题进行探讨。他着重探讨了启蒙叙事、改革叙事、振兴叙事等原型结构的发展,指出启蒙叙事源于晚清以来启蒙现代化的进入,其苦闷与觉醒、蒙昧与开化的主题在作品中知识分子和农民形象上有较为鲜明的体现;改革叙事可以理解为秩序与变化,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道德内涵,体现在组织制度与人性伦理的双重维度;振兴叙事在对晚清以来文学的承续与发展和对新时代的探索中寻求到了新的叙事对象。刘大先以《牵风记》《宝水》《繁花》等文学作品为例,结合当下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提出文学创作形式的走向。一是宏大叙事的余波。宏大叙事在80年代中期以来有所收缩,其与时代转型有密切联系,而这种带有总体性视野和朴素的德性追求的作品正在新时代下有所回流。二是类型融合。媒介融合、文化融合与形式融合造成了新文类的出现。三是文类渗透的尝试。不同种类综合艺术的渗透表现出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包容性与实验性和传统之外的内容与形式的变革与扩容。他表示,在“二手生活”日益盛行的现实中,文学创作要脚踏实地,文学要引起读者的共鸣,个人特色固然重要,个人的真实体验同样也不可忽视。
在细致幽默的讲授下,刘大先深入浅出地展现了新时代下同学们在创作长篇小说时应具备的主题、形式意识与潜能。此次讲座使我院师生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受益匪浅,与会成员互通己见,现场气氛活跃,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