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关注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文学院举行新一期“明伦博士后读书会”
2023年12月31日 14:41 作者:孙世纪 责任编辑:苏亚丽 返回列表

3BC0D

12月28日下午,新一期“明伦博士后读书会”在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教研室A301教室举行,此次会议主题为《人与物:当代乡土小说中的媒介书写》,李保森担任此次读书会主讲人,林萌、杨希帅等师生担任对谈人,本次读书会由侯春林主持。

李保森首先说明了选题的来由。他表示自己一方面是受到前辈学人“文学即人学”的观点启发,由此尝试从人与物的关系角度去探究文学作品中的人;另一方面是源自自身的生活体验,注意到媒介文化是现阶段乡村文化构成中的重要内容,参与和重构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物质装置、情感方式等多个方面。他将选题大纲分为五章介绍,分别以空间媒介书写、服装媒介书写、视听媒介书写、通信媒介书写、交通媒介书写为论述对象,探究在当代乡土小说中媒介书写的功能和意义,并列举了诸如郑义的《老井》、乔典运的《美人泪》、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马金莲的《马兰花开》等例子作为文本支撑。李保森表示,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如论证的靶点不够明确、研究方向与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存在重叠,以及如何在研究中沟通文本、社会和历史,因此在研究中需要明确在乡村小说的范畴内来研究媒介、探讨媒介的叙事功能,并关注文学作品中的个人,突出文学的人本主义立场。

在与谈人的讨论环节,林萌表示李保森的文章视野广阔,体现了他的学术敏感度。他认为,人与物的关系是通过媒介来体现的,一方面是物对人的影响和镌刻,另一方面是人对物的执著和依赖;人们需要物以保障生存和生活,物也是一种时代表征,通过物的视角,能够窥探出我们的生活状态,因此李保森所举的乡村超市的例子便非常具有代表性。人对物主要表现为一种情感关系,由于人的感情的投注,物也代表了一种身份和社会关系,于是便有了格调、品味之类的说法。这种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作为理解乡村生活中媒介作用的一个角度。杨希帅认为,李保森的分享通达而又兼具理论深度,对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探讨,最终落脚点还是人本身,有必要深入理解物学与人学之间的关系,并梳理物的背后所体现的情感、政治意识和无意识等。接着,杨希帅指出文章大纲的五个章节属于并列关系,需要一条明确的逻辑主线以贯穿全文,并鼓励李保森以递进关系来结构文章。现场诸位老师和同学也都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对李保森的分享作出热烈回应。

本次“明伦博士后读书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