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文学院2021级3班在学院二楼语言学教研室举办了第二十四期“新青年读书会”。本次读书会采取对谈形式,活动由范诗晗同学主持,3班全体同学及班主任鲁冰参加本次读书交流会。
唐依婷分享了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她对作者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强调作者和鲁迅先生一样是弃医从文。而后她梳理了全书的关键人物,并将关键人物的经历与荆棘鸟一词的内涵相联系,为同学们细致地讲述了荆棘鸟的象征意义。最后她通过一段视频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梅吉和拉尔夫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在对谈环节,崔鹏毅对《荆棘鸟》的男主人公拉尔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尽管拉尔夫表现地很爱梅吉,但他真正爱的还是自己;莫惠彬表示梅吉就像荆棘鸟一样,终其一生都追逐着如荆棘般痛苦又甜蜜的爱情直至如愿以偿。
郭怡欣分享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她由时代背景引出了战争和霍乱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的话题。并借此话题语境为同学们展开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故事。她还为大家分享了不同人对《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书的评价,从多视野为同学们展现了该著作。对谈人刘芊绵从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出发,分析了乌尔比诺医生的爱情,她还表示马尔克斯笔下的“霍乱”喻指拉丁美洲所遭受的疾病和苦难,霍乱肆虐、灾难丛生也将拉美人民精神世界的荒芜暴露无遗;杨芮则从作者马尔克斯的创作动机出发,指出马尔克斯的创作动机源于父母年轻时的爱情故事以及他自己对爱情和拉美文化的认识。
范诗晗分享了乔万尼•薄伽丘的《十日谈》。她从疫情导入《十日谈》的故事背景,并对《十日谈》所传达出的人文主义思想进行分析,肯定了《十日谈》对于人性解放的重要意义。此外她还对《十日谈》的艺术特色以及其所传达的普世精神价值进行了讲解。对谈环节王金钰从魔幻现实主义的角度对《十日谈》进行解读,打开了新的理解思路。阮世晓则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十日谈》对于西方社会发展的贡献。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深入讨论作品的内涵。主持人范诗晗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简要总结。经过本次读书会,同学们对外国文学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读书会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