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上,文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3班举办第一期“共读《红楼梦》”主题沙龙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主讲与评议交流环节,由约麦尔·图迪同学主持,秦一同学和张妙迪同学主讲。
活动伊始,约麦尔·图迪对本次读书沙龙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秦一与张妙迪分别就《红楼梦》1-3回与4-6回和同学们进行了内容分享与交流。
秦一运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教大家如何从前三回来看整本书。秦一指出,曹雪芹把元宵佳节的热闹气氛和英莲被拐的凄楚形成了鲜明对比,是为“喝醒天下父母之痴心”。她提到,本来平淡幸福的甄氏一家,遭受一连串打击后,最终走向了“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从这个小小故事的引入,使得读者感受到曹雪芹对人生无常的诸多感慨。随后,秦一向大家分享了“如何细读《红楼梦》”的经验。她表示,《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读起来比较困难,不仅需要多读多琢磨,更需要静下心、下功夫,细读深读,读的过程也可以适当借助影视作品加以理解。
张妙迪从章回概述、人物梳理、情节概要、思考总结四方面入手,与同学们一起深度解读了4-6回。张妙迪从人物判词角度分析了金陵十二钗。同时,她阐释了《红楼梦》中人名、地名、物名设置的“谐音梗”,从而加深了同学们对人物的理解,并引起了同学们的积极讨论。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有同学提问为何在书中要将宝、黛判词并置。张妙迪认为这与古代史书合传的传统有关,从小说艺术性来看,这样安排可以对比两位女性角色,暗示二人“殊途同归”的相似命运,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兼美”理想。
活动尾声,约麦尔·图迪对本次沙龙做出总结。他表示,从元宵节热闹场景中可以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从刘姥姥进贾府中能够明白人情世故;从冯渊被薛蟠打死、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能感受到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作为新时代中国人的幸福与骄傲。他认为,两位同学的解读各有特色,能把读与感紧密联系,并结合现实进行具体阐述,感悟深刻。
本次主题沙龙活动圆满结束。为给3班同学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同学们互相探讨学习、开阔视野,“共读一本书”主题沙龙活动将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