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理论学习 |
11月21日上午,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举办第一期“学灯”研究生学术分享会。2019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康玲玉进行了主题分享,文学院党委书记杨萌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教师刘涛教授、孙浩宇副教授作评议发言,邬非非、杨希帅等青年教师及30余位本专业博士、硕士参与此次学术分享会。活动由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王丛阳主持。
康玲玉简要介绍了自己在B级核心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的学术论文《1913年<大共和日报>胡适佚文考》。围绕“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康玲玉分享了自己在题目选定、史料整理、论文撰写方面的心得,并以自身经历勉励同学要甘于坐冷板凳、敢于同专家学者交流。康玲玉的科研之路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可借鉴的范本。
刘涛对康玲玉的史料研究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而后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重点阐述了新的“双重证据法”,即已整理文献与未整理文献的结合。他以自己的史料整理工作为例,强调要在不疑处存疑。同时,他希望大家能够摒弃功利心态,从原始材料中发现“兴味”,建立自觉的史料思维。作为导师的孙浩宇高度评价了康玲玉的学术能力,同时提出要关注史料及其历史背景,剥离情感,用更加客观的态度看待史料的观点。他建议同学们要加强思考,进而将他人整理的文献转化为自己的史料库。
杨萌芽为康玲玉的研究指出了进一步的扩展方向,并结合自己的治学经历对现有史料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文学研究应始于史料,但不应止于史料。他建议同学们从历史、思想史、媒介史的角度出发,用多学科的视野去看待文献史料。在回答同学如何摆脱固有的思维限制,客观评价桐城派的问题时,杨萌芽提到了“进来”和“出去”的概念,他表示,既要看到桐城派观点在当时的合理之处,又要跳出历史的局限,将之放在更大的思想史背景下,用历史、文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去考察其进步与落后之处。关于同学们提出的如何走出文献,如何建构一个历史空间等问题,杨萌芽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鼓励同学们扩大知识面,勤于思考,不断提高学术修养。
“学灯”借用《时事新报·学灯》之名与“促进教育、灌输文化”之主旨,其意在“举灯”,树立典范,以求同学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其意在“传灯”,师生互动,以求文院学术薪火相传、学脉不断。分享会第一期引发热烈反响,参与者表示受益良多。期待有更多同学来分享经验,交流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