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关注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文学院举行李嘉言先生文稿、图书资料暨文集整理启动仪式
2025年04月16日 11:49 作者:文学院 责任编辑:杨海澜 返回列表

2025年4月13日上午,河南大学文学院在A209会议室隆重举行李嘉言先生文稿、图书资料暨文集整理启动仪式。文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资深教授代表、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教研室师生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文学院党委书记刘百陆主持开箱环节。资深教授关爱和、鲁枢元首先分别对李嘉言文稿的史料价值、捐献及前期整理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李嘉言先生的学术成就与学术品德是河南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认真对待先生遗稿,系统整理,深入研究,为以后重要学者校友的文稿整理和利用树立典范。在全体与会人员的见证下,院长武新军教授亲手开启首批封存的24箱珍贵文献。这批涵盖手稿、批注、往来书信及研究笔记的学术遗存,系统呈现了李嘉言先生逾半个世纪的治学轨迹。开箱过程中,对先生毕业证书、日记手稿等代表性文献进行了初步展示。

研讨环节,武新军院长介绍了刘跃进教授最近写作的《李嘉言改编<全唐诗>的学术构想及其实践》,提出要以最快速度对李嘉言先生日记、书信、手稿、珍稀图书进行编目整理,同时稳步推进《李嘉言文集》编纂出版,希望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文集能够早日问世,让学界更好地理解河南大学中文系在唐诗整理与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随后,与会专家就李嘉言文稿的历史价值、整理原则、保存方法等方面展开了热烈探讨。

关爱和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说,李嘉言文稿的整理工作标志着文学院学人文献抢救工作进入新阶段。学院依托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近年来已系统开启了词学文献、嵩山文献、黄河典籍等专题文献整理,本次李嘉言文稿的整理将重点构建“学人学术生命档案”,为现当代学术史研究提供范式参考。

附:李嘉言先生简介

李嘉言(1911-1967),字慎予,河南武陟人。1928年2月,进入开封第五中山大学国文学系预科学习。1930年8月,考入清华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1932年9月后主要从闻一多学考据、《诗经》、《楚辞》、唐诗。1934年6月毕业,8月受聘为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助教。1941年8月,被聘为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员。主要从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完成专著《贾岛年谱》,经闻一多匡订,发表于1941年10月《清华学报》13卷2期,并获1944年教育部学术审议会学术创作二等奖。1942年至西北师范学院任教。发表学术论文《全唐诗辨证》《韩愈复古新论》《初期五言诗因袭诗骚成意举例》《吕氏春秋校释》等,出版《贾岛年谱》。1947年夏,李嘉言回到家乡,由阎振兴介绍受聘为河南大学教授,在河南大学任教一年。1949年10月6日,嵇文甫受河南大学校长、河南省政府主席吴芝圃之托,前往北京华北大学,要求李嘉言回新河南大学主持国文系建系及教学工作。李嘉言慨允返豫任职。1951年11月被聘为二级教授兼中国语文学系主任。此后,李嘉言一直任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并任学校科委副主任。期间,两次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1956年4月、8月,李嘉言两次赴京参加教育部召集的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大纲编审会议,并受教育部委托编写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材——《中国文学》。1960年以后,中华书局委托其主持《全唐诗》改编工作,完成《全唐诗重出失注索引》《全唐诗单失注重出作品索引》《全唐诗注重出实不重出作品索引》《全唐诗首句索引》等资料性副产品多种,发表于《开封师范学院学报》。从1949年10月回到新的河南大学到1967年10月去世,18年间李嘉言在河南大学主持、参与编写的教材有《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讲授提纲》、《中国文学》(教育部委托)等,主持并参与编写了河南大学1955-1962年中文系函授生使用的全部教材,出版了《古诗初探》《岑诗系年》两部专著,发表古典文学研究论文42篇,国文教学、教法论文10多篇。去世后出版的遗著有《长江集新校》《李嘉言古典文学论文集》《先秦文学述论》《汉魏六朝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