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风采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大平原文学社|“手捧诗书,悦读一夏”优秀打卡作品展示(第二期)
2023年09月07日 16:40 作者:叶娜 熊检 葛家璇 责任编辑:苏亚丽 返回列表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便是阅读的意义,同样也是我们鼓励大家参与阅读的初心。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感悟,更能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又是一年一度的暑假,大平原文学社将延续传统,邀请身处四海的你以读书为约,挑战每日打卡。本次活动不拘于形式,你可以读书,写作,练字,也可以朗读,背诵。活动期间同学们积极交流,并在打卡中养成每日阅读习惯。此次推送六份优秀打卡成果作为第二期内容。


·《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

“荷西,找不到拉你的东西,你忍一下。”我对他叫着,我们之间大约有十五公尺。

“不要急,不要急。”他安慰我,但是他声音都变了。四周除了风声之外就是沙,蒙蒙地在空气中飞扬着。前面是一片广大的泥淖,后面是迷宫山,我转身去望太阳,它已经要落下去了。再转身去看荷西,他也正在看太阳。

夕阳黄昏本是美景,但是我当时的心情却无法欣赏它。寒风一阵阵吹过来,看看自己单薄的衣服,再看看泡在稀泥里的荷西,再回望太阳,它像独眼怪人的大红眼睛,正要闭上了。

韩宜孜 感想:

读了《撒哈拉的故事》,心中有一种超乎想象的宁静,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却有长长久久的幸福温暖停驻在心间,书中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无不给我带来心灵上深深地震撼。三毛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她在漫漫黄沙的撒哈拉里有甜有涩的沙漠生活以及沙漠中极富地域色彩的风土人情。在那个遥远的沙漠中,人们依然热烈而丰富的生活着,他们不曾向恶劣的环境屈服,也许他们的精神文明较为低下,但他们照样能在沙漠中活出自己的缤纷色彩。三毛作为第一位涉足撒哈拉沙漠的东方女性,这样一个如风一般的女子,那么的随性而酒脱,在无穷无尽波浪起伏的黄沙上活出了自己独特的色彩,因为喜爱那片美丽而神秘的黄沙弥漫的大地,她莫名其妙、义无反顾、毫无保留、心甘情愿地把自己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而“前世回忆似的乡愁”是三毛对撒哈拉沙漠向往的解释。


·每晚一卷书——公众号

《庄子·渔文》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走在路上,无意间看到自己的影子与足迹,以为遇到了鬼怪。

他飞快地跑起来,不料跑得越快,留下的足印就越多,影子也追得越紧。

于是他更加拼命狂奔,直至筋疲力尽而死。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感到痛苦,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内心的冲突。

就像故事中的人,对外界过于敏感,一点风吹草动,就激起了情绪上的波澜。

最终在自我的纠缠与焦虑中,将自己彻底压垮。

闻一多先生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千百年来,庄子的智慧,不仅藏着为人处世的学问,更是内含修补心灵的良药。

 李宗泽 感悟:

我们要深刻明白,每件被掠夺的文物都背负了一段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屈辱历史,而不是把所有罪名让一两个人去背负。“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发出的警告。这些中国文物只有在这片中华土地上的人,才懂得如何真正欣赏它们。任何文物离开了它本来生长的土壤,都像是被绑架的孩子,孤苦无依,只是碎片和游魂。它们的最佳归属是回到故土,才会完整。那是文物能融入的文化,是它的灵魂所在。


·《虚无的十字架》东野圭吾

俗话常说,‘杀人偿命’,但对遗族来说,凶手的死根本不是‘偿还’,只是走出伤痛这条漫漫长路上的某一站而已,而且,即使经过了那一站,也无法看到未来的路,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克服什么、走向哪里,才能够得到幸福。但如果连这种为数不多的歇脚站也被夺走,遗族到底该怎么办?废除死刑,就是这么一回事。

赵雨佳 感想:

今天终于看完了这本书,每一次看东野圭吾的书都很震撼,因为他都能直击人心最深处的善恶,引人深思。这本书主要讲述一对夫妻五年前痛失爱女,凶手被判死刑后,夫妻俩的内心始终无法抹去这段记忆,最终离婚收场。五年后,前妻在深夜被谋杀,原本以为只是一个简单的抢劫杀人,中原却在前妻的遗物中发现了一些惊人的线索,随着他的深入调查,竟然牵扯出一件二十一年前的秘密。看了这本书,我的内心五味杂陈,俗话说得好“杀人偿命”,但对于遗族来说,凶手的死根本不是“偿还”,只是走出伤痛这条漫漫长路上的某一站而已。死刑判决不是目标,而是坠入了更深的黑暗之中。不同的事件,应有各种不同的,更符合每起事件的结局。凶手并没有把死刑作为刑罚,而认为那是自己的命运。凶手到死也没有真正反省,死刑的判决让他无法再有任何改变。如果只是关进监狱,无法矫正犯罪者的心,那么死刑将会很无力。


·《我与地坛》史铁生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

李洁 感想:

每一个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因为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所以思想都围绕着角色、以角色的角度身份思考、完全成为了角色的“傀儡”。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场阴谋。懂得欣赏的观众能分出演员和角色的差别,但也不拘泥于这样的差别。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乏味的,或者说失败的演员不能投入到他的角色当中,就算嘴里说着台词,动作都是角色的动作、但看起来就是木偶人一般、所以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因为太近,所以看得太过真切,演员的每一个毛细孔、每一丝颤抖或小动作都摊在他眼前,所以他看到的更多是演员而不是角色。他失去了看戏的乐趣。


·《虎钤经》许洞

张鑫 感想:

今日阅读宋人许洞《虎钤经》序及卷一。比较有感触的一句话“见机而作,不俟终日”。语出《易》,意思是看见时机成熟,一定要立马行动,不能因为拖延坐失良机。许洞在这里形容战场上形势的瞬息万变,用以说明用兵之道在于根据主客观形势变化灵活变通,因时制宜,这样才有胜利的可能。其实,生活或许也是如此,每个人的机会和遭际都不一样。有的人凭运气,有的人凭人脉,有的人凭实力取得成就。有些非人力因素并非我们能够决定,除了平时要多积累之外。我的体会是,一定要抛却名利心,把精力放在完善自身之上,并且能够抓住外部每一个机会,能够充分利用之,灵活变通,化危为安,说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


·《白色记事簿》陈拙

2012年9月清晨,在住院部我第一次见到那个背着吉他的男生。我跟他打招呼,他回了我一颗露出八颗牙的标准微笑:“护士姐姐好!”奇怪的是他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瞬间硬生生的收回笑容,换了一副不爽的表情。

这个小男生年纪不大,让我想起《流星花园》里的花泽类:眉眼清秀,却是一副“践践”的样子,好像球场上正准备三分投篮时却被上课铃立回教室的样子。我忍不住偷偷在心里称呼他“阿泽”。但是阿泽走路的方式瞬间把我点醒:住进这里的人都是病人。

他不协调地顺拐着走进了病房。父母紧紧跟在他身后,怕他随时会摔倒。

刘芯宇 感想

《白色记事簿》是一部充满温馨与感动的作品,它通过讲述一个平凡的医生与一群病人之间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坚韧。首先,作品通过描绘医生的敬业精神和对病人的关爱,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在面对生死的考验时,医生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承担起拯救生命的责任。他对病人的关爱,不仅体现在精湛的医术上,还体现在对病人的心理关怀上。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医生这个职业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是传递爱与关怀的桥梁。其次,作品通过展现病人在逆境中的坚持与勇敢,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折磨,这些病人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勇敢地与病魔抗争。这种坚韧的生命力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健康。最后,作品通过讲述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深厚感情,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在故事中,医生与病人之间建立了一种超越医患关系的深厚友谊,这种友谊超越了生死,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这种情感让我明白,人类之间的感情是如此珍贵,我们应该珍惜并尊重每一个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