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文学院2019级“明德计划”实验班读书会于文学院二楼大教室成功举办。肖嘉敏同学担任主持人。本次读书会共分为五分钟速讲、华山论剑(2V2辩论赛)、专题主讲三个环节,现场参与度高,气氛活跃。
在五分钟速讲环节中,孙仲璞为同学们解读了程颢的《秋日偶成二首(其二)》。他借助观卦之义来论证“观”字所蕴含的生动活泼义,并希望能以此改变同学们对宋明道学的固有印象。李娇娇以龙的起源为切入点,和同学们探讨了“龙”到底是什么。最后她总结道,龙是以蛇为原型的图腾综合物,寄托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并且能在现实中找到依据。邢璐璐和同学们分享了成语故事中的三位“先生”,即东郭先生、南郭先生和北郭先生,并介绍了他们的出处和象征意义。王陈若禺采用讲解和板书相结合的形式和同学们分享了彼得·巴里的《理论入门》一书,介绍了自由人文主义的六大特点,并将与之对应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娓娓道来,思路清晰,表达流畅。
在紧张刺激的辩论环节中,正方辩手董垚妤、蔡可儿和反方辩手文凌、薄圣仪围绕“通俗文学是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这一辩题展开了精彩的辩论。在立论陈词环节,正方一辩董垚妤从传播角度和受众角度阐明通俗文学比名著影响大,并以张恨水的作品作为例证。反方一辩文凌从创作目的角度说明了通俗文学扁平化和娱乐化的特征。她借《哈姆雷特》和《红楼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例子论证了名著阅读群体不比通俗小说阅读群体少这一观点。在攻辩和自由辩环节,双方你来我往,交锋激烈。辩论结束后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讨论。王陈若禺同学表达了自己对辩题的看法,罗小昂同学则引用扬雄和刘歆的话对今天的辩题做出了补充。
在专题主讲这一环节中,胡巧围绕朱光潜的“意境论”和同学们进行了分享。她介绍了王国维与朱光潜二人在境界问题上的共通与分歧,并解读了“朱光潜如何从心理学立场去阐释意境的生成机制”这一问题。胡巧表示,朱光潜先生融贯古今,对由来已久的意境问题,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同时不断加以自己的思考,对其进行现代化阐释,这样的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经随机抽取的十位同学评分,五分钟速讲中孙仲璞同学脱颖而出,在华山论剑中蔡可儿、薄圣仪两位同学也被评为“最佳辩手”。读书会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共同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在拓宽同学们阅读视野的同时,增强其辩证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