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号下午,“青春·师友”改稿会在文学院A209会议室顺利举行。文学院教授耿占春、江苏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兼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汪政、大理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于昊燕、《青春》杂志社总编李樯、《中原文学》杂志执行主编李纲、文学院副教授孙浩宇以及学生代表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文学院副院长杨波主持。
改稿会上,参会专家们与入围作者展开了一场面对面、心贴心的文学交流。专家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编辑经验,深度思考了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学生作品的评价标准,对“青春·师友”征稿活动入围的五部作品进行了鞭辟入里的点评与分析。从小说的叙述视角、语言特点、逻辑完整性,到诗歌的主题意义、结构、描写技巧,专家们深入探讨了每一个创作细节,在肯定五位作者写作态度和各自长处的同时,也指出了每部作品的不足之处。通过旁征博引多部著名作品,专家们讲解了艺术类小说中描写的重要性、诗歌与物的沉思、文艺作品中的意犹未尽与复杂性、现代小说的叙述方式与虚构动机等问题,为五位投稿者打开了创作新思路,提供了深度“拆解”式的指导。
点评环节结束后,五位来自文学院不同年级的入围作者分别阐述了自身创作初衷与写作经历,并分享了参与专家点评活动的深切感悟与收获。她们一致认为,诸位专家在点评中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性与精准性。他们提出的深刻洞见与切实改进建议使其作品在叙事逻辑、语言表达及主题升华等多个维度获得提升。诸位作者对此深表谢意,并感谢了此类活动为大学生创作者提供的宝贵成长契机。
汪政基于会议内容进行总结发言,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明确写作的源泉、出发点以支撑自己创作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在重塑经典上,要注重赋予作品以当代价值,切勿被传统题材束缚思维;第三,要遵循作品投稿一般规范,重视作品篇幅、字数等细节。此外,他对不同作品提出针对性意见并给予鼓励。
杨波则向与会嘉宾表达感谢,并表示学生的优秀表现让他重回文学现场感受文学热情,增添了未来工作的一份动力。
此次改稿会搭建起了我院学子与专家面对面进行深度对话的桥梁,不仅有利于充分打磨和完善学生作品,提升作品质量,进而提升学生创作能力,助力培养文学新人,还在观点碰撞产生的火花中点燃了在场师生的文学热情和创作激情,提升我院读书与写作氛围。相信经过此次改稿会,五位作者也将打开思路,开阔视野,探索出自己文学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