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晚,河南大学文学院“明伦·学术”系列讲座活动第六十一讲于文学院一楼报告厅举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维东应邀为我院现当代文学专业师生作题为“延安文艺的世界面相”的讲座。本场讲座由文学院教授袁盛勇主持。
讲座伊始,周维东向与会师生讲解了国际宣传与延安文艺新特征的形成。他指出,延安文艺并不是闭环的区域文学现象,而是需要从其产生以及传播所经历的三个时空维度进行理解,即抗日根据地、民国以及世界。周维东以《红军长征记》的部分篇章被翻译成英语流传到国外的实例为切入点进行讲述。他表示,《红军长征记》于1936年完成,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特点一个是对中国的地方性文化的多元展示,另一个特点则是革命叙事方式的转变,即从苏区以来的对抗性、暴力性的描写渐转到诗意的、家园式的表达。
周维东分析了延安文艺作为“新艺术”背后的世界因素。他提到,《木刻选集》由中外出版社在1946年出版,配文采用中英双语,这说明延安文艺的决策者从建构新文艺形式时就已经有了国际眼光。周维东讲述了“一边倒”与延安文艺的当代形塑,并分析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白毛女》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主要因素,即这几部作品中蕴含的“史诗书写”特点迎合了当时世界流行的革命叙事方式。周维东指出,理解延安文艺需要立足于整体的中国革命的经验,以国际性的眼光,整理出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脉络,并借此健全完善延安文艺的整体意义。周维东还谈到了延安文艺的世界面相与“域外延安学”的必要性。他认为,国际视野中的延安形象,是在历史与社会所交织的文化语境中,在延安文艺作品的传播中逐渐形成的,其本身就具有多重意义可供挖掘。而探讨延安文艺世界面相的建构历程,具有显在的文学史研究价值以及加强中外文艺交流研究的现实意义。
在讲座互动环节,各位师生积极发表见解。针对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周维东耐心进行解答,并展开了细致专业的讲解。袁盛勇对周维东的倾情讲授表达了由衷感谢,并表示,周维东为延安文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延安文艺的当代研究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