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关注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陈才智教授莅临文学院讲座
2023年06月07日 14:42 作者:石昊天 责任编辑:苏亚丽 返回列表

6月5日下午,文学院“明伦·学术”系列讲座第十八讲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王维研究会会长,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白居易学会副会长,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陈才智教授,在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为文学院师生带来题为“诗王本在陈芳国——乐天与子美,谁才是诗王”的精彩学术讲座。讲座由河南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郑慧霞主持。

杜甫和白居易,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诗王?陈才智教授指出:探讨这一话题,意在辨析后人眼中一朝之内、两代之间诗坛领袖的迁变。“诗王白居易”的说法,尽管屡见不鲜,但未见可靠的文献依据。真正被称为“诗王”者,实际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较早的文献出处,见于后唐冯贽所撰《云仙散录》,其中所称“诗王本在陈芳国”已成诗歌典故,为历代诗家所常用。从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看,较白居易而言,前辈杜子美更堪称当仁不让的诗王。白居易之所以会被误认为“诗王”,或源自《云仙散录》中引录的“声振扶桑享天福”所引起的误解,只有在一衣带水的扶桑,广大教化主白居易的声名和影响,才有可能成为在老一代“诗王”之后,被所推举出来的新一代“诗王”。

在讲座中,陈才智通过《云仙散录》“陈芳国”与《乾隆河南府志》的文本互证,以及胡元仪的《论诗绝句》等材料分析引导同学们注重史料文献的价值,陈才智通过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大家分享了白居易被尊为诗王的真正原因。陈教授认为,“世界渐小,而文运方盛;万古流云,惟经典常新”,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是常看常新,是需要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去探索发现的,而对于经典作家的不断探索,需要当今每一位青年学子的共同努力。

陈才智教授讲座中特别注意和听讲师生的互动,所以讲座现场气氛非常活跃。近三个小时的讲座结束之后,听讲的研究生们或就自己所关心的研究问题、或就论文写作中自己的困惑、或就研究对象与其生命曾在场域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向陈老师请教。陈才智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一一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

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郑慧霞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总结,并代表文学院对陈才智教授致以诚挚的感谢,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