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明伦·学术”系列学术活动第十九讲在河南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教研室举行,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王保国,应邀为我院师生开展题为“荀子的礼制思想与君民舟水关系说”的讲座。本场讲座由河南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李景文主持。
王保国向在场学子展示了荀子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分量,还原了荀子在历史车轮中的真正地位,提出荀子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实则远远超过我们当下认知的观点。谭嗣同在其所著《仁学》中曾说:“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王保国从礼的起源、荀子的礼制与礼治方法、礼治原理和荀子”君民舟水“论四个方面对传统中国礼制社会与荀子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剖析,认为荀子对于新兴封建王朝做了十分贴切适用的设计,汉代被独尊的儒学已不是孔孟之学,而是荀子的“荀学”,中原王朝的礼制社会正是在荀子“礼学”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冯天瑜先生认为,荀子的理想境界,是一个在“礼”的规范下,井然有序,等级分明,而又充满外在事功成就的世界,实际上就是伟大统一的封建帝国设计蓝图;关于这一蓝图,从君主政治、官吏设置到经济政策,荀子都提供了完备而切实可行的方案。荀子的礼治最终达致的是他所期望的上下有等、秩序井然的社会,这一点上承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设计,下启“三纲五常”的封建社会,荀子实则才是封建政治的真正设计师。
李景文对本场讲座作了总结。他提出只有广泛阅读,我们才会对荀子的思想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期望古文献专业的学子一定要学会阅读文献并正确引用和解读文献,夯实文献学专业的基本功。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