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5日下午三点,河南大学文学院“明伦·学术”系列讲座第一讲《海外汉学(中国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流派》在文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隆重启动。本次讲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李建欣主讲,我院教授梁工主持
李建欣教授提纲挈领地对海外汉学、海外中国学等几个专业术语进行界定。海外汉学起于早期欧洲对中国传统学术的研究,以人文科学为主,包括哲学、文学、音乐和艺术等;海外中国学则是“二战”后随着社会科学的出现,在美国崛起的学术景观,兼备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属性,尤为侧重中国当代现实问题。此外,他还对指涉的海外中国宗教研究进行介绍,对儒、释、道三大文化传统及其互动关系进行独到阐发。
李建欣教授梳理了海外中国宗教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17-18世纪耶稣会士的贡献与汉学的法国启蒙运动渊源;(2)19世纪欧洲“东方主义”与新教传教士的学术研究;(3)20世纪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跨学科的中国宗教研究的出现;(4)当代海外中国宗教研究。
李建欣教授基于中华文明探源的宏阔视野和文明互鉴的比较眼光,围绕西方与东亚的思想史、基督教传教传统、作为独立学科出现的比较宗教学与汉学三大部分展开系统分析,引发与会者的深入思考。在互动环节,文学院青年教师李巍和张雨薇分别分享了聆听讲座的启发,并就青年学者从事相关研究的治学方法以及佛教中国化研究的语言学维度等问题向李教授请教。李建欣教授鼓励青年学者大胆创新,但在起步阶段要聚焦问题,从核心概念术语入手进而逐渐扩展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路径。
梁工教授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了李建欣教授对海外汉学发展历程以及主要流派的详尽梳理,让与会者对海外汉学及其中外文学文化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有了更直观的体会。河南大学文学院“明伦·学术”系列讲座第一讲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