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关注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马自力为我院师生开展讲座
——文院新闻
2022年12月07日 14:58 作者:石昊天 吕其卿 责任编辑:苏亚丽 返回列表

12月6日晚,河南大学文学院建院10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百年华诞 百场讲座”第五十六讲以线上方式顺利开展。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自力做了题为《中国古代文人的离散-回归意识与文学书写——以唐宋贬谪文学为例》的讲座。河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杨萌芽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马自力以“离散”的内涵和外延作为切入点引入。他指出“离散”一词源于希腊语,后来该词被广泛用于文化理论研究,用以描述一种与本义类似的文化联系。在后起的相关研究实际应用中,“离散”这一概念具有了很大程度的开放性。

马自力结合中国古代士人家国一体、安土重迁、和谐稳定的固有价值理想,指出了中国古代士人“离散意识”的相对概念——“回归意识”。他表示“离散——回归意识”的核心内涵出于各种原因;而士人自“故乡——政治文化中心”离散,期盼最终回到“故乡——政治文化中心”。他表示,在造成离散发生的诸种制度性机构中,贬谪以其对士人政治生涯和日常生活的影响之大,程度之深而引人注目。他认为,贬谪是造成士人离散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体认的重要因素。从离散和贬谪发生的文化机制看,贬谪是造成离散的原因,离散是贬谪的后果,二者是异质同构的关系。

聚焦于唐宋士人,马自力将其对贬谪的心理反应和应对策略分为眷恋与忏悔、哀怨与期盼、决绝与达观三种类型,并指出这三种类型分别对应贬谪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他表示无论是主动型离散还是被动型离散,其本质都存在积极的文化意义,并通过离散到陌生的地域和群体之行为,构建全新的自我,从而完成对于离散的超越和救赎,构筑新的美学范式,最终完成从文学书写到文化重铸的过程。

在讲座尾声,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郑慧霞、教授王利锁等分享了对本次讲座的体会和心得。杨萌芽代表文学院对马自力教授饱满、精彩的学术讲座致以诚挚的感谢。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