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北京师范大学董晓萍教授莅临文学院讲学

新闻作者:  时间:2021-06-09  

64日晚,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董晓萍教授应邀做了题为《工匠故事研究的理论特殊性》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吴效群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董晓萍教授以《列子·汤问》中的鲁班故事为引,从跨文化民间叙事学角度切入工匠故事研究主题。董教授从工匠建筑与宗教、木匠与日用器具、文艺木匠的故事、智慧与运气四方面总结了印度的工匠故事类型。随后,董教授以我国中原地区和西部地区为例重点阐释了我国工匠故事叙事的内涵。她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卷》为脚本,阐释了我国中原地区现代流传的工匠故事中反映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社会观、宇宙观与道家思想、压胜信仰、匠神信仰与儒家孝养思想等内涵;同时,董教授也指出了我国西部工匠故事突出的文艺民俗故事与工程技术故事相结合的叙事共同点与西部工匠故事资源利用的共同点。董教授所阐释的“工匠概念”的中西印文化转场使得工匠故事研究的理论特殊性逐渐明朗。

董教授表示,工匠故事是中国与世界共享故事资源,但以往这方面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即将工匠故事类型嵌入一种神秘的“技术”或不说话的哑人的技术活动,以个人才能或依靠外来运气摆脱“困境”或“解困”的叙事模式,对它的研究称为“智慧型”故事研究。董教授认为中国的工匠故事并不是单纯的智慧故事,而是综合运用宇宙观、自然观和社会观的技术故事。最后,董教授谈到,自全球化以来,对地球资源的保护与公平公正地利用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呼声。工匠故事作为一个涉及木材自然资源、技术文化资源和国家政策导向的大型故事群再度被价值化。今人要利用这笔历史遗产,共享其优秀人文精神,避免材料垄断、技术霸权的单边主义倾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

讲座接近尾声,吴效群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精彩的总结。董教授也与在场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互动交流。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学术价值极高,为同学们带来了诸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