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院

文学院三位教师被评为“感动河大”人物

新闻作者:郭子豪  时间:2017-09-26  

   为庆祝建校105周年,学校开展“感动河大”人物评选活动,深入挖掘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树立师生身边榜样。根据《关于开展“感动河大”人物评选活动的通知》(校党宣字[2017]8号)要求,通过各基层单位推荐、评委会评审、官方微信宣传、官方网站公示、校党委常委会议研究等程序,共确定了23位“感动河大”人物。我院佟培基、王立群和已过世的任访秋先生入选。

  9月25日晚19时,“感动河大” 颁奖典礼在明伦校区大礼堂隆重开幕。组委会分别为佟培基、王立群和任访秋先生(由其再传弟子胡全章代为领奖)颁奖。三位先生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激励着全院师生为推动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砥砺前行。

佟培基先生简介:幼时抄诗,高中苦读,因家境贫寒,年轻的佟培基失去了高考的机会,却有了六年的军旅生活,这铸就了他坚韧的品格和执着的精神。复员之后,他与河南大学结缘,成了一名小车司机。

在高文、于安澜等前辈学人的鼓励下,他把驾驶室当书房,利用空暇时间,潜心苦读。后来,他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唐诗研究室,撰写出大批优秀的学术文章,被破格评定为讲师、副教授、教授。2003年,他和学术团队一起成功申报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点,成为全国高校唯一一位只有高中学历的博士生导师。十年间,他战胜病魔,把所有的心血都用在博士生培养上。从小车司机到博士生导师,他成为了河大校园的传奇人物。

先生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勇攀高峰的品格,赢得了河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组委会给佟培基先生的颁奖词:从司机到博士生导师,他将人生演绎成一段传奇。潜心唐诗,自学成才,终成唐诗研究的权威;自我砥砺,严于律己,凭着毅力战胜病魔。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朴素为人,莫能争美。

王立群先生简介:在他娓娓道来的讲述中,帝王将相奔来眼底,历史浮沉涌上心头。他让“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走进寻常人家,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成为央视百家讲坛的一棵常青树,温润持久。

电视是普及之路,学术是立身之本。多年来,他立足三尺讲台,从未间断学术研究,以其丰富的知识储备、独特的视角以及豁达广阔的视野,坚持写作一流的文章,发表在一流的刊物。

学生说,在百年河大,听先生纵论天下、畅谈古今,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而他则认为:“教书育人是我一辈子要做的事情。站在三尺讲台上侃侃而谈是我的幸运和幸福。”

他就是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先生。

组委会给王立群先生的颁奖词:一座小城,让他魂牵梦绕;一所大学,让他终生结缘。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从河南大学到百家讲坛。谦谦君子,纵横文史。他是蜚声国内的文化学者,他是享誉荧屏的河大名片。

任访秋先生简介:任访秋(1909-2000),原名维焜,字仿樵,笔名访秋,河南南召人;著名中国文学史家、教育家。曾任河南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任先生文史兼治,古今不隔,学问淹博,精进不息。早年治学深受钱玄同、胡适影响,将书斋命名为“同适斋”;文革结束后,年逾古稀而学术热情焕发,乃以“不舍”名斋,治学益发勤谨。

先生一生文史兼治,古今不隔,学问淹博,精进不息,著作等身,教书育人。作为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把一生献给了河南的高等教育事业,尤其为河南大学中文学科的建设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组委会给任访秋先生的颁奖词:立足五四,上溯明清,下联近现;传道解惑,持之以恒,矢志不渝。从同适斋到不舍斋,他文史兼治,学问淹博。风雅渐远,清歌长存,他是传灯人,是不灭的薪火,是永远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