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北京,秋色宜人,满城金黄,古老文明而富有时代气息。11月8日至10日,文学院2018级“明德计划”实验班全体同学在常务副院长王宏林教授,党委办公室主任周青老师,班主任许卫东副教授的带领下于北京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访学交流之旅。
回首七十年,展望中国梦——北京行之北京展览馆


11月8号下午,北京之行的首站来到了北京展览馆,同学们参观了北京展览馆中举办的“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展览由五个模块构成,以时间为线索,对中国1949年到2019年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成就进行交互展示,让同学们体悟到新中国70年发展探索之路的艰辛,也让大家领略到这70年不断前进中的辉煌。同学们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北京访学,斯文在兹——北京行之北京大学


11月9日上午,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杜晓勤,围绕“立志•摸索•拜师•前行——我大学时期的读书与探索”为主题,以自身大学时期的学术发现与研究成果为切入点,由点及面,向同学们介绍了他求学、研学时的感悟与体会。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宋亚云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汉字的形音义与经典研读——以《论语》为例”的精彩报告。他以《论语》中的经典语录为例,从“选择版本”、“疏通文意”以及“他书互见”三部分向同学们讲述了应该如何深入研读经典。
报告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交流之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行收获良多,大家从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的专家身上学到了怎样树立问题意识、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将是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
实事求是,汲取新知——北京行之中国人民大学





11月9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教授就“妥协的结局和解放的角度”这一主题,带领2018级明德班学生重读了路遥的作品《人生》,作品主人公高加林摆脱农村与土地所夹杂的“个人妥协”和“自身解放”,引发了学生对回归和治愈的思考。讲座后大家感慨颇多,均表示此次中国人民大学之行在拓展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也解答了心中许多的疑惑。
负笈游学,研精致思——北京行之清华大学

11月10日上午,河南大学文学院18级“明德计划”实验班受邀前往清华大学交流学习,共同感受这所古老名校的独特气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解志熙带领大家游清华大学校园,一路行至人文学院,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公共教室与同学们进行了学术畅谈。

解志熙教授认为学习应该“先博后精”,学生不必在大二阶段就确定研究方向。同时,他对《论语》中个别句子的典传翻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秋景引闲步,山游不知疲”,此次清华游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激发了大家研学进步、奋发进取之决心。

本次北京访学活动是文学院“明德计划”实验班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激发学生学术探究热情、明确研究方法、开拓学生视野、开阔研究思路、发现自身不足、汲取名校长处、亲身体会学术前沿思想、增强专业认同感。此次活动在密切了文学院师生关系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未来的伟大征程,需要所有青年共同铸造。